七子饼茶包装纸要换吗(07年七子饼普洱茶357克)
07年七子饼普洱茶357克?
07年的普洱七子饼茶,其规格多为每饼357克,每筒茶七饼。现代的“357克”,应该就是在采用公制之后,一筒7饼=2499克≈2.5公斤,一件12筒约等于30公斤。出口商品多衡量整件的规格重量,一件30公斤,无疑是便于计算的。至于现今业界常见的15公斤一件(6筒)的规制,则是起于2004~2005年间。
七子饼什么意思?
七子饼七子饼,即七子饼茶,又称圆茶,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勐海茶厂生产的一种传统名茶。七子饼茶也属于紧压茶,它是将茶叶加工紧压成外形美观酷似满月的圆饼茶,然后将每7块饼茶包装为1筒,故得名“七子饼茶”。
为什么普洱茶要做成圆饼状。为何七子饼茶只装七张饼? 为什么?
欢迎关注懂茶帝!首先,一饼茶是357克,七饼就是2499克,约2.5公斤,便于旧时的马帮运输。一件12筒约30公斤。一匹马驮2件约60公斤,刚好可以负重前行,这是古时候人们早已算好了。其次,在中国七是一个吉利的数字,象征多子、多地、多福、多寿、多禧、多禄、多财,七子相聚圆圆满满。其实七子圆茶的规制始于清代,《大清会典事例》中就有“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提准,云南商贩茶,系每七圆为一筒,重四十九两(约今1.8千克)”的记载。当时规定了七子茶的规制,但还没有具体的“七子饼”这个叫法。反而圆茶的这个称谓被一直保留了下来。清代的茶叶形制与重量有一定的关系。比如有一种形状如馒首形的小圆茶,重量比较轻,为五个一包装,清末时被称作“小五子圆茶”。为了区别,人们就将每七个为一筒的圆茶包装形式称为“七子圆茶”。到了民国时期,一些文献可以看到“七子饼”的叫法。但是,在所有云南中茶的正规统计报表和电报中,都还是用“圆茶”或“七子圆茶”的称谓。因为当时的“饼茶”称谓,是专门指销往维西、怒江一带叫做“筒子茶”的小饼茶,它们也是七个一筒的包装。后来七子“圆”茶终成“饼”进入新中国,新成立的中国茶叶公司接管了云南中国茶叶公司,茶叶开始了国营。云南茶叶公司所属各茶厂,开始用中茶公司的“八中”商标生产“中茶牌”圆茶。▲中茶牌圆茶中茶牌商标使用年限第一次授权的起止时间是1952年3月1日~1972年2月28日。因此,70年代初,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希望找到更有号召力、更利于宣传和推广的名称,于是他们改“圆”为“饼”,终于形成了“云南七子饼茶”这个名称。这次的更改是全面性且历史性的。从此中茶牌开始淡出,圆茶的称谓也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最终成就了七子饼的紧压茶霸主地位。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包装纸上印有云南七子饼茶字样的都是1972年以后的茶品。至于20世纪60年代盒装七子饼茶,耿建兴先生曾在《普洱茶续》中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七子饼茶茶样,是昆明茶厂生产,但包装盒里只装了这一饼茶。除此并没有实物流出。所以无法判断1972年以前,是否有大批量的“七子饼茶”生产。▲1961年七子饼茶茶样七圆一筒原本是清政府为了规范计量、生产和运输所制定的一个标准。但现在看来,只有在清代前期和中期,以及建国后的计划经济时代才有规范作用。一旦进入自由化市场,除了商品名称和品牌价值,它所代表的质量和重量的意义也就渐渐模糊了。
鸿泰昌远年七子饼茶介绍?
鸿泰昌的前身是鸿昌号茶庄,鸿昌号茶庄创建于1926年,茶庄设在六大茶山——倚邦,是生产经营普洱茶的又一老字号,又是普洱茶外销的急先锋。“远年”,一个非常文艺的词语,能让人想起远去的那些年,一种难忘的、安静缓慢的岁月。远年七子饼普洱茶不惧岁月,在所有的茶类中它确实是最经得起这个名称的一种茶。不论是普洱茶树还是一饼做好的普洱茶,都是越“远年”越珍贵。鸿泰昌的远年七子饼的制作工艺是传统的,轻发酵,一般要选择茶叶品质比较好的,才适合轻发酵。九十年代老熟普,时间沉淀的包装,岁月赋予了滋味。经过了二十七年的干仓存放,现在的口感相当的好,主要的特点是 醇 滑,香甜度比较高,也非常的耐泡,绝对是一款对得起你的普洱。茶汤色如红酒,却无比纯净通透,入口厚润甘甜,腻滑如玉!市面上难得一遇的珍藏品。叶底肥厚、均匀、柔软、充满活性、富有光泽、韧性十足,芽头。茶汤纯净通透,入口厚润甘甜,细腻,醇滑!口感相当的好,而且耐泡度高。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