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保局指出,目前固定义齿活动义齿等缺失牙的修复治疗不属于医保基金支付范围。另外,与固定义齿活动义齿等相比。种植牙属于更高层次的医疗需求。将其纳入医保报销,既不符合“基本”定位,也不符合公平合理待遇清单的要求。
上海卫生与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告诉界面新闻,国家医保局回复的意图很明确,种植牙不符合“基本保险”导向,不会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种植牙费用分为两部分:种植牙医疗服务费和种植牙牙冠耗材费。目前,种植牙相关服务大多属于非医保报销范围,基本采取自主定价,由市场调节,监督约束机制相对薄弱。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种植牙支付的费用中,25%为医疗费用,44%为种植材料费用,12%为基牙费用,13%为修复材料费用,6%为牙冠费用。目前医保基金覆盖的牙科项目包括:补牙拔牙治疗牙周病牙龈炎等牙科疾病。需要注意的是,一般非医保定点牙科诊所拔牙,医保是不能报销的,患者要到医保定点医院才能报销。
据《医学趋势》报告Med研究院和美国医疗集团预测,2020年中国正畸种植牙和修复市场规模分别为276亿元240亿元和234亿元。根据《2021年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2021年末,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当期结余4684.48亿元,累计结余36156.30亿元。其中,职工医保统筹基金当期结余2542.77亿元,个人账户当期结余1713.61亿元;城乡居民医保基金当期结余428.1亿元。可见,种植牙纳入医保,会增加医保基金压力。
既然医保这条路走不通,那么能减轻人民负担的——这个新痛点,以及种植牙等牙齿修复服务的高额费用,只能通过收降价这条路来实现。
可见,种植牙收缴是国家医保局今年的工作之一。自8月18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开展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专项治理的通知》以来,种植牙价格专项治疗呈现出“消费与技术分离”的明确决策。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整体调控医疗服务价格来控制技术成本,通过全国集中采购来降低耗材价格。
国家医保局介绍,目前公立医疗机构采购高端品牌植入物每套4000-6000元,其他植入物每套2000-3500元。流通环节存在虚高价格的空间,集中采购后价格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公立医疗机构从第三方加工厂购买的牙冠大多在千元以上,自制牙冠价格更高,招标后也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