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者得天下,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申论中,写一篇大论文是最重要的。
第一,短文的调查往往伴随着时政社会热点,但一般不会直接调查热点时事,会做适当程度的引申或擦边。比如近两年疫情的爆发,作为目前的热点话题,并不直接包含在申报材料中,而是延伸到相关领域,比如公共安全网络治理信息公开合作共赢等等。所以同学们在收集热点的时候一定要多领域大范围的复习,以免真正考试的时候遇到一个没见过的题目就慌。
第二,大作文整体背诵是最忌讳的。因为材料的不同,学生的大作文一定要有的放矢。如果他们背的太多,考试的时候脑子里经常会出现这些单词,导致忽略了材料,非常容易跑题或者跑题。做材料积累的时候能背大作文吗?当然有可能。比如,你可以积累适量的自己容易记住的名言警句和故事理由,这样当你写文章的时候,就可以发现它们得心应手,而且往往切中要害。所以在无知中背诵显得太刻意,适当的引申才是点睛之笔。
第三,无论哪种题型,练习的不是量,而是思考。这就要求学生在备考时,要熟练运用答题思路,边做真题边学习自我认知。作文的本质其实就是输入和输出的过程。输入对应的是积累,也就是前面说的那些,输出对应的是表达和形式,这是语言的打磨技巧。思考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东西,就是如何把别人的想法变成自己的。在积累的过程中,你还需要思考在什么地方什么题目上可以用到这些材料。除此之外,你还需要认真思考积累的文字和现象所对应的深层次要素。
涂画卫星
在线学习—— 涂画优品
面授课程3354 帮你上岸
招聘公告—— 招聘信息
推荐书籍—— 书籍和教材
在公务员考试中,申论科目主要考察以下五种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执行能力写作能力。其他四种能力很多同学都很熟悉,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听到或看到,但可能会对实施能力是一种什么样的能力感到困惑。根据公务员考试大纲的解释,所谓执行能力,是指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原则,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的要求。
那么下面是同学们需要注意的一些细节。在执行能力的要求中,有三个关键点: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依法行政和结合实际。其中,“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是重点。对于我们在现实中做的每一项工作,领导在分配任务时,都要有既定的工作要求和工作目标。问题在于如何才能做到准确理解。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学习,熟悉国家的相关政策,这样才能按照领导的要求去做分配的任务和工作。就考生而言,这种能力一方面要求我们准确理解题目,认真审题,明确写作目的,另一方面要求我们准确理解材料,从材料中提取与写作目的相关的内容点,组织语言,写出答案。让我们以几个话题为例:
1.假设你是某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请根据所给数据6-8写一个《某街道办事处关于改进老年人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文字简洁,分段编写,具有指导性和可行性;不超过400字。
通过考察题目,明确了我们回答这个问题的任务是作为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指导下属单位改进为老年人服务的工作。因此,除第一段外,本指导意见的主要部分必须围绕如何改善为老年人服务,以对策为主,以符合写作目标和意图。
二。“参考文献2”中的心理援助专家组提出开展“红丝带心理援助行动”。假设在一次救灾工作中,救灾指挥部决定采纳这一建议。请结合参考文献2,以专家组的名义写一份建议书给参与救灾的各界人士。内容具体,观点明确;不超过400字。
通过对问题的考查,明确了回答本问题的任务是希望参与救灾的各界人士参与红丝带心理援助行动,可以根据写作目的构思答案主体部分的写作框架。首先,既然希望大家都能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那就先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红丝带心理援助行动。其次,既然要大家都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就要明确这个活动的意义。再次希望大家都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所以请大家告诉我如何参与这个活动。所以除了开头的背景和结尾的诉求,中间主要部分应该写什么,可以根据写作的目的来确定框架,从而更好的实现我们的工作目标。
同学们,通过这两个题目的分析,你们对执行能力有更清晰的认识了吗?当然,如果想要能够更准确的把握题目的目标和意图,还是需要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多听听课,多学习,多做习题。当你写出答案的时候,你就能得到更多的分数,离上岸的梦想更进一步。
涂画卫星
在线学习——010-350000涂画优品
面授课程3354010-350001帮你上岸
招聘公告——010-350002招聘信息
推荐书籍——010-350003书籍和教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