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包装纸哪里卖的,大树茶小树茶乔木古树茶有何区别?
谢谢邀请,欢迎关注【不正经的评茶师】
茶树分乔木型、半乔木型和灌木型,这是茶树标准的归类。像出现的多频率的“大树茶、小树茶、乔木古树茶”等是茶农或者茶商的概念此,无非是以上三种茶树类型的延伸,所以有些人听不懂了。
灌木型的茶树
是从茶根部开始分叉,没有明显的主干,是最古老的茶树品种,现在的阶梯形状的茶园基本都是灌木型的茶树。
(高海拔种植的茶园)
乔木型茶树
有明显的主干,分枝部位高,树势高大,可达数米或10米以上,主干需两人以上合抱。寿命可达数百年,以至上千年之久。多生长于云、贵、川等地。
(大乔木型古树)
小乔木型茶树
在树高的分枝上都介于灌木型茶树与乔木型茶树之间的茶树类型,植株较高大,基部主干明显,有明显的主干,主干和分枝容易分别,但分枝部位离地面较近,如云南大叶种茶树。
(半乔木类型)
小树茶
指的就是灌木型的茶园,树龄比较小,苦涩度比较高,不是很耐冲泡,产量比较大,外形比较匀整,叶底比较薄匀齐。
(小树型的茶园,灌木茶园)
大树茶
指的是乔木型的茶树,树龄至少在百年以上,大树茶的口感苦涩度相对要低些,回甘生津比较好,相对小树茶更耐冲泡,叶片偏厚,开面也大一些,产量不是很高,人工栽培的,树龄比较久一些。
乔木古树茶
一般指的是早期保留的一些古茶园,很难追溯茶树种植生长的时间,当地人把这样的茶当做野生茶,最近几年走纯料的市场比较多,价格很高,数量及其少。茶汤内含物质非常丰富,多酚类物质多,生茶茶韵霸气,熟茶茶汤红浓醇厚,都属于茶类的商品了。
(乔木型古树茶园)
其实,不管乔木、小乔木、灌木都有独特的韵味,适合不同阶段的人群,最合适的状态是知道自己适合喝什么茶,适者为上。
眼见不一定为实,用心看世界。
我是一个不正经的评茶师,最擅长正经评茶!
加关注,一起评茶、品茶——
哪些茶有收藏价值与增值空间?
大家好,我是文化爱好者小詹,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
闲话不多说,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收藏价值与增值空间具体可以有啥表现?也就是说,茶叶要符合什么特性,则说明茶具备收藏与升值的价值。
茶叶收藏与增值的表现点第一,茶叶要具备长远的保质期
我国茶叶种类丰富,分六大茶系,分别是绿茶、黄茶、白茶、红茶、青茶、黑茶。其中绿茶的保质期一般是一两年左右,所以绿茶的保质期不长,不建议收藏。而黄茶的加工工艺与绿茶相似,保质期也不会太长,所以也不具备收藏的价值。
而青茶属于半发酵茶,保质期有长有短,比如说像正常制作出来的铁观音,一般可以存放2年左右,而通过高温烘焙出来的铁观音就可以放很多年,一般乌龙茶存不了太长时间,也不建议存太长时间,总的来乌龙茶说收藏价值不高,最好在保质期内饮用。
红茶是全发酵茶,虽然会比绿茶长一点,但保质期也不是很长。因为红茶放得久,香气与滋味就会逐渐散失。我们打开红茶包装后,最好在一两年内喝掉,在保质期内的口感是最好的。
而白茶的保质期很长,在保存得当的情况下,可以放上一二十年。此外黑茶、普洱茶等发酵程度高的茶,也是可以存放长时间,所以满足了收藏价值。
第二,茶叶要具备不错的口感
茶叶不久要有比较长的保质期,此外本身还得好喝,滋味不错,这样它才值得我们去收藏。若某种茶叶不好喝,那么我们又何必买它呢?
第三,茶叶要具有良好的功效
茶叶除了要有不错的口感外,还需要一些让人喜欢的功效。茶是有药效价值,我们常说茶是最健康的饮料,这是因为茶是有功效的,比如白茶具有退热降火之功效。存了三年以上的老白茶,还具有三抗三降的功效,老年朋友特别适合喝老白茶。
综上所述,茶叶要符合高保质期、口感与药效有提升空间这3个特性,那么就说明某茶就是有收藏价值与增值空间。
哪些茶可以存1、白茶
前面提到的3个特性,而白茶可谓是完全满足。首先我们来看第1个特性“高保质期”,白茶则完全符合,在良好的存储环境以及正确的存储方式下,白茶可以放上十几二十来年。市面上有很多十多年的老白茶,且20年以上的老白茶也偶尔出现。
白茶的制作工艺很自然,采用萎凋与干燥的方式来制作白茶,不炒不揉的特性让白茶更天然。白茶存放的越久就越好,在我们福鼎本地有“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说法。
老白茶的口感与功效与新白茶是迥然不同的,存放的时间越长,白茶的口感与滋味就变得丰富,药效价值在提升。老白茶的香气会内敛起来,茶性也有由凉转温,所以说老白茶与老年朋友很搭配,喝老白茶暖心暖胃。老白茶的口感变醇厚了,功效也不错,自然白茶具有超高的收藏与增值空间。
2、黑茶
黑茶是后发酵茶,一般发酵程度高的茶,保质期会比较长,也就是比较耐放。
我们日常所见到的黑茶有茯茶、千两茶、黑砖茶、湖北青砖茶、四川藏茶、广西六堡茶及陕西黑茶等,像云南黑茶(普洱熟茶)就放到下面说。
因为工艺的关系,黑茶比较耐放,而且黑茶一般在蒙藏地区比较受欢迎,因为他们喜欢在吃完肉食之后通过喝茶来解油腻。其实藏茶算是黑茶的鼻祖,像藏茶制作的工艺比较复杂,所以是具有收藏价值。值得一提的是,黑茶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唐朝后期的茶马互市。
总之,黑茶除了可以放挺久的,而且口感也很不错,尤其非常合蒙藏地区的口味。此外茶除了滋味好,能解油腻,而且还具有些药效作用,这点自然也深受游牧民族的喜爱。也就是说,黑茶也满足了以上3点特性,所以黑茶也具有收藏与增值的空间。
3、普洱茶
普洱茶可分为普洱生茶与普洱熟茶,普洱生茶是指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以自然的方式陈放且经过一些加工整理、修饰外形的云南茶叶。它的加工工艺与绿茶很相似,经过杀青、揉捻、干燥来制成毛茶,而当制成毛茶后,就用自然的方式陈放,或是散茶或是制成饼茶。其实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为云南版绿茶。
而普洱熟茶就是直接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渥堆发酵等工艺加工而成的茶。换句话说,你可以熟茶是用生茶来当原料制作的,而“渥堆发酵”就是将生茶变成熟茶的方式。
很多人会将普洱熟茶当作黑茶,其实普洱熟茶与黑茶只能说有相似点,但两者不是隶属关系,普洱熟茶并非是黑茶。比如黑茶是用小叶种制作的,而普洱熟茶是用云南大叶种茶叶制作的,所以普洱熟茶可以认为是云南独有的“黑茶”,但它不是黑茶,它就是普洱茶。
终上所述,把未经渥堆发酵加工的晒青毛茶制成的成品茶叫做普洱生茶,把经过渥堆发酵加工的晒青毛茶制成的成品茶叫做普洱熟茶。
普洱生茶汤色偏绿,熟茶汤色偏暗,我们通过它们的翻版“绿茶”与“黑茶”就可以知道了,一个汤色鲜明,另一个汤色灰暗。生茶滋味比较鲜活,熟茶滋味比较温和醇厚。生茶具有清理肠道,有降脂减肥的效果,而熟茶具有清热、消暑、消食、通便等功效。
生茶比较讲究存储环境与方式,比如环境要通风,自然,无异味不受潮。生茶与熟茶都具有收藏价值,不过有些朋友认为,生茶的收藏与增值价值会比熟茶来得高,因为生茶转变的潜力更高,它的香味与口感会更好。
我们该如何存茶存茶是一个大学问,首先要看你存什么茶,以及你是家庭存茶还是茶叶店存茶。像前面提到的绿茶、黄茶、这些发酵程度低的茶,一般可以放置于冰柜中冷藏。绿茶放置于常温下,保质期大概是1年,而放置于冰柜,那么保质期大概为2年。青茶、白茶、红茶可以放置于常温下存储。
放置于常温下或冰柜中,我们都要先用密封干燥法来包装茶叶,比如铝袋、食品袋。
青茶可以用锡罐、铁罐、瓷罐来装,红茶最好用密封性好的包装来装,比如用铁罐、瓷罐。而像白茶就要利用到三层包装法,分别利用锡纸袋、食品塑料袋、纸箱这3种包装来将白茶紧紧裹起来。
此外,像青茶、红茶可以放置于常温,也可以放冰柜,但白茶就不行了,白茶只能放置于常温中,千万别放冰柜。
黑茶、普洱茶也最好也不要放冰柜,怕受潮,怕串味,所以最好用牛皮纸(或者其他包装)包好,然后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就好了。
要想存好茶,那么我们还得做到以下7点1、茶叶不要和食品一起放
2、茶叶不要放在潮湿的地方
3、茶叶不要放在有异味的地方
4、茶叶不要与其他不同类型的茶放一起,不同类型的茶就要分开放
5、放置于冰柜的茶叶,也要让茶叶与其他食物隔开
6、茶叶不要放置于有太阳光能暴晒的地方
7、要定期检查茶叶是否变质发霉
总之,我们得有一个良好的存储茶叶的环境,用到合适的存茶方式。一般存茶讲的是防尘防潮避光干燥,更具体的就要看你存什么类型的茶了。比如存绿茶就得放冰柜,存白茶就千万别放冰柜,所以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存茶的重要性我们为什么要存茶,存茶的意义在哪里?
就如题目所说,存茶可以让茶叶升值与增值,本来只有一年的保质期的茶叶,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存储方式增加茶叶的饮用时间,岂不美哉。
其实话说回来,茶叶不是普通的食物,不能以普通食品的保质期来看待它。茶叶只要不变质不发霉,按理说是能喝的。当然了,像保质期长的茶若没有合理保存,也可能会发霉,自然也不能喝,那何谈长久的保质期。
存茶的意义是为了让自己喝到好茶,是利己的行为。存茶其实也是在品茶,更能反映出个人的修养与内涵。喝茶是品味人生,那么存茶就是感受岁月的沉淀、人生的变化、自然的奥秘。
以上就是小詹的浅见,欢迎大家指正。
普洱茶如何分类?
按加工工艺不同,普洱茶分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
1.“普洱生茶”
从云南大叶种茶树上采摘鲜叶,鲜叶经过杀青、揉捻、晒干、制成晒青毛茶,再经过制成散丢或是压制成各种紧压茶。生茶的特点是以自然方式存放发酵。
生茶(图)色泽墨绿,汤色黄绿,年份短的生茶滋味较生涩,品饮后刺激性强,舌面和喉咙发紧。但耐存放,一般能保存15年以上,经3~5年的后发酵茶性转温和,就可以开始品尝了:这也是传统工艺的普洱茶。
2.“普洱熟茶”
从云南大叶种茶树上采摘鲜叶,鲜叶经过杀青、揉捻、晒干制成晒青毛茶,再采用渥堆(即人工发酵)快速发酵,使普洱茶在短时间内就能达到存放多年的品质,习惯上称为”熟茶”。熟茶的特点是需要人工渥堆。这种熟茶,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存放,短的几个月,便可以在市场上流通。品质好的熟茶,其干茶色泽褐红或深栗色,俗称“猪肝红”,汤色红浓透明,滋味醇厚,顺滑甘甜,无霉味,也称人工发酵普洱茶,或现代工艺普洱茶。熟茶具有温和的茶性,茶水如丝般滑爽柔顺,醇香浓郁,非常适合日常饮用。
按外形不同,可将普洱茶分为散茶和紧压茶。
(1)散茶
指制作后不经压制、造型,包括传统工艺的生茶和现代工艺的熟茶。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散茶有普洱金芽、宫廷普洱,以及其他不同级别的散茶。宫廷普洱茶干茶外形紧直,有金毫,色泽褐红泛灰白,汤色红浓有金圈,滋味浓醇有回甘,叶底褐红较细嫩。
(2)紧压茶,紧压茶包括饼茶、沱茶、砖茶等。
a、饼茶:压制成扁形饼状的紧压茶,七饼打成一包,也称七子饼茶。传统饼茶,每块重量为357克左右,现在市场上销售的有250克/饼、500克/饼、3000克/饼等。
b、沱茶:制成碗臼状,一般直径在10厘米左右,市场上还有100克、250克、500克的沱茶。也有5克、10克的小沱茶。
c、砖茶:像砖块一样,有正方形、长方形之分,砖茶便于运输,主要销到西藏、内蒙古等地区。
d、工艺茶:此外还有心形、宝塔形、南瓜形等多种造型的紧压普洱茶。品质好的紧压普洱茶,形状完整,有棱角,不损面,表面光滑,压制松紧适度,色泽褐红泛灰白。
按照茶树的树种树形不同,可将普洱茶分为乔木茶和台地茶。
(1)“乔木茶”
乔木茶树树龄高,部分为野生茶树,树型高大(一般树高10米以上),主干明显、分枝部位高、有主根系,根系分布较深,茶叶外形粗大。乔木茶一般生长在海拔较高的地方(一般为1200—1500米)。
从乔木型茶树上采摘鲜叶制作的普洱茶,有散茶和紧压茶。
(2)“台地茶”
台地茶指人工栽培的茶。这类茶树无明显的主干,树体矮小,分枝靠近地面,采摘容易。修剪、施肥、打药等措施是台地茶管理过程中的基本措施。如今栽培的茶树多属此类。
针对普洱茶,乔木茶鲜叶制成的普洱茶品质口感要优于台地茶。按存放环境不同
按照存放环境的不同,普洱茶有千仓和湿仓之分。
(1)“干仓”
把加工好的普洱茶储放在干净通风、温度适宜、湿度在80冤以下的无杂味的仓库里,自然缓慢陈化发酵,成为干仓普洱茶。
(2)“湿仓”
将加工好的普洱茶储放在高温、湿度在80%以上的仓库里,使普洱茶快速陈化成为湿仓普洱茶。其存放时间短,约l—2年就可以喝了。湿仓普洱茶,有明显的“湿仓”味。按功能不同
按照普洱茶的功用不同,可分为饮用普洱茶和装饰普洱茶。
(1)“饮用”
顾名思义就是可以喝的普洱茶,在这里我们就不多说了。
(2)“装饰”
装饰,即是观赏、美化之用的。在砖形、饼形等紧压茶表面有图案或文字,如象棋造型、奖杯造型、牌匾、屏风等。用普洱茶做成的装饰物,从普通的小挂饰到巨大的牌匾,真是应有尽有。这些装饰用的原料一般较差,更注重于装饰性,有欣赏价值,而无饮用价值。
注意事项
普洱茶如果保存得当,是会越陈越香的,不过购买时会发现在普洱茶的外包装上有标示保存期限,这是因为规定食品必需要标志,事实上消费者在饮用普洱茶时,是可以不须在意的。另外如果发现茶叶有霉味,通常是保存不当所致,不宜选购。
请问各位存过茶的朋友?
从2012年存的第一饼普洱茶开始,至今我已经存了八年茶了,手中存茶有普洱茶、白茶、黑茶、红茶、碳焙乌龙茶五个品种,共计300多斤。在这300多斤茶里,有的是转存的年份茶,有的是新茶入存,最老的茶有17年。
总结这些年的存茶变化,我发现受存茶品种、存茶茶质、存茶仓储等三个因素的影响,有的茶越存越好喝,品质好的简直让人欲罢不能;有的茶越存越难喝,已经成了鸡肋;有的茶正处尴尬期,一会好喝,一会不好喝,无法预判未来会不会好喝。
这些年我存的普洱茶在我存的茶中,普洱茶占90%以上,其中生茶占普洱茶的90%以上,生茶有茶农自家生产的山头纯料,但更多的是厂茶,如大益、下关、广雅、福今、百茶堂等。熟茶主要有大益、老同志和中茶。
我存的普洱茶生茶我存的普洱生茶按价位可以分低、中、高三个档次,低端和中端全部都是厂茶:
1、我存的低端厂茶基本上现在都变好喝了
当初在买茶的时候,我对这些低端茶挑得特别仔细,都是反复试茶好几天以后才做的决定,所以这些茶基本上都是越来越好喝了。其中变化最明显的有下关06、10、11、16年的飞台小铁,09年的飞台8653铁饼,12年的下关麻黑圆茶、15年的下关并王。
2、我存的中端厂茶绝大部分都变好喝了,个别茶越存越淡,没有新茶表现好。
我存的中端茶基本上以大益、下关、百茶堂为主,这些存茶中的大多数现在汤水越来越粘稠、润滑、厚韧,香气虽然没有以前那么高锐,但香绵柔入水,以前的苦现在已经转化为清甜(类似于冰糖桔的甜,但是清度更好,余韵更长),涩度大大降低,比以前好喝很多。
在这些存茶中,布朗、班章料的变化是最可喜的。
临沧料涩度很高,随着存茶时间变长,涩度逐渐贬低,口感会好很多,但是存茶的时候一定要防止跑香,不然存的茶会越来越淡,成为鸡肋。
3、我存的高端茶有些变得越来越好喝,少数越来越淡,没有新茶好喝。
这些年我存了一些高端茶(克价在2元以上),发现一个问题,高端茶尤其怕跑香,所以一定要干燥密封保存。在这种仓储环境下,大多数茶越变越好喝,比如当初口感厚重苦涩明显的一些茶,如大益和下关的高端茶和一些老班章、易武纯料。但是新茶时苦涩皆弱、清淡的一些高端茶,五年以后就开始慢慢走下坡路了。
根据这几年我的买茶、存茶经验,我发现,如果买茶为存的话,新茶时期口感清淡、苦涩皆低的茶买入要慎重。买茶存的关键在于口感厚重,哪怕是苦涩高一点,在口腔中的转化慢一点也不怕,当然了苦涩化不开的不在考虑之列。
4、我存的有些茶在三五年以后,无法预判未来会不会好喝
在我的有些存茶中,有少部分茶在三五年以后试茶时,有的时候好喝,有的时候难喝,无法预判未来会不会好喝,据有些存茶前辈说,它们现在正处转化尴尬期,未来的变化只有靠运气。
这类茶在新茶时都有一个特点,口感厚重一般,层次丰富度一般。
我存的普洱茶熟茶这些年我存了一点普洱茶熟茶,这些普洱茶熟茶发酵度越高,后期存起来和新茶时的口感差别就越小,最多只是多了一点粘稠和润滑。
而发酵度适度、新茶时口感厚重、层次丰富的那些熟茶,现在是越来越好喝了。
发酵度很低,里面几乎掺有生茶的那种我没买过,因为当初个人有点不太认同这种熟茶工艺。所以在这个方面我没什么存茶经验,没有发言权。
这些年我存的白茶2012年-2016年四年期间,我买了不少荒野白茶,其中以牡丹居多,我在白茶坑里的时候,白茶还不温不火,价格低廉,做茶技术都是采用的传统技艺。所以,这些年我存的白茶基本上都是越来越好喝了,尤其是牡丹和贡眉。
白毫银针三五年以后口感就会慢慢变淡,茶质开始走下坡路。看样子,在白茶中,白毫银针不耐存,最好三五年之内就把它喝掉。
这些年我存的黑茶2016年,我买了一些高马二溪茶农家产的黑茶,有黑砖,也有百两。因为黑茶料粗,需要的存茶周期长,所以很少去试。2019年的时候曾经撬开一块黑砖试了一试,口感比以前略醇润了一些,转化虽然有,但是很慢。
总体还是在朝好的方向发展吧。
这些年我存的红茶2015年到2016年期间,我买了一些武夷山的正山小种和老枞红茶,因为我体质上火下寒,一喝红茶就上火,所以这些红茶就存了下来。
存的第一年和第二年,这些红茶的口感比新茶好很多很多,尤其是醇润细滑,喝着就像一口油一样淌下喉间,非常的迷人。以前略有些飘的香气也沉到了水中,让我不觉惊艳欣喜。
但是到了第三年,我发现,这些红茶就开始走下坡路了,汤水喝着开始有茶水分离的感觉,汤质没有以前好了,喝着略有些松松垮垮的感觉,茶香也慢慢越来越淡了。
看样子,红茶略存一存更好喝,但是高峰期只有三年,三年以后就开始走下坡路的这个说法并非空穴来风。
这些年我存的碳焙铁观音、武夷岩茶、碳焙凤凰单枞2016年以前,我在铁观音、武夷岩茶、凤凰单枞坑里待了几年,存了一些碳焙铁观音、武夷岩茶、凤凰单枞。其中碳焙铁观音大多是转存的五年以上的,算起来最老的有差不多十年了。
这些茶存起来有一个共同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茶中的火香越来越低,茶的涩度越来越低,甘甜度越来越高,最明显的更加油稠醇润,但是香气越来越淡,茶水分离现象越来越明显,汤水越来越松垮。而这个时间分界线也是三年到五年。
而且,能够存的只有那些发酵度略高,焙火时吃足火的碳焙茶,那些发酵度低、焙火轻的碳焙茶即使有真空包装,一两年以内最好赶快喝掉。
我的存茶挑选原则每一种茶都会有自己的寿命,不能无限期存下去,尤其是红茶等。所以茶越存越香这个概念应该有一个时间限制。
总体来说,抛开时间限制,我存的茶基本上都是越存越好喝。但是,当初因为贪图新茶现喝适口性高挑的那些茶,现在无一例外,它们的寿命很短,三五年就是极限,再存下去只会越存越不好喝。
而我挑的那些用传统技艺做的、口感厚重、苦涩皆有的那些茶,现在都是越存越好喝。
我的存茶方法我的存茶方法很简单,只有五个字:防潮防跑香。我家在江汉平原,每年有三四个月时间属于高温高湿天气,比如梅雨季节和夏季。
所以我采取的存茶方法是锡箔内膜牛皮纸自封袋+少量食品干燥剂折扣封存在一个大厚纸箱里,厚纸箱用胶带封缝封口。厚纸箱离地离墙堆在一个小茶房里,一年逢秋高气爽更换一次干燥剂。
写在后面的话存茶是一门技术活,并不是说只要把茶买好放在那里,然后茶就会好喝了。存茶的时候要注意品种,绿茶、黄茶、非碳焙乌龙茶不能存;红茶、碳焙乌龙茶可以存,但是尤其是红茶,会有时间限制;普洱茶、白茶、黑茶也不是可以无限期存下去。
在茶有限的生命期里,只有存对茶(品质、挑茶原则)、存好茶(仓储、存茶方法),我们的存茶才能越存越好喝。
关于【临沧包装纸哪里卖的】和【大树茶小树茶乔木古树茶有何区别】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