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预计盈利仅次于中兵红箭的是力量钻石,其预计实现净利润2.255亿元~2.365亿元,同比增长108.8%~118.98%。其在预告中明确表示,上半年业绩预增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公司高毛利产品培育钻石业务销售占比明显提升;金刚石单晶和培育钻石产品市场需求旺盛,行业景气度持续高企;同时,公司前次募投项目基本达产,产量快速增长。 同样披露了中报业绩预告的四方达和黄河旋风,上半年最低盈利分别为8600万元和7050万元,对应的业绩增幅为76.15%和194.2%。 值得一提的是,7月18日登陆北交所的行业“新人”惠丰钻石,同样打出了业绩,股价齐升的戴维斯双击。 惠丰钻石于7月8日公告称,预计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3800万元~4200万元,同比增长50.12%和65.92%。 在行业景气度持续且业绩预增的利好条件下,惠丰钻石上市首日便以12.14%的涨幅开盘,盘中成交超2亿元,而后开始走高行情,在上市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股价已从28.18元/股的发行价,上涨至7月29日盘收47.99元/股,合计涨幅超七成。 03,市场供不应求加剧 培育钻石处在红利期 股价的“疯涨”行情,带火了培育钻石,而实际上,培育钻石的行业“崛起”早有先兆。 近年来,培育钻石的市场渗透率快速提升。2018-2020年,全球培育钻石产量从144万克拉增长至720万克拉,CAGR达123.61%,2020年全球培育钻石的市场渗透率达到了6.30%。 贝恩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培育钻石产量900万克拉,同比增长25%,产量渗透率增至7.5%;2021年全球钻石饰品消费840亿美元,培育钻石饰品消费44亿美元,同比增长167%,产值渗透率约5%。 而在2018年之前,全球培育钻石珠宝销售额还不到10亿美元,占全球钻石珠宝市场份额低于1%。 业内一致认为,培育钻石的快速渗透,主要因素为天然钻石供给减少而钻石珠宝消费需求不减,市场供不应求加剧所致。同时,天然钻石价格由于世界地缘政治等因素自2020年开始持续上涨,戴比尔斯的看货价格就曾多次上调,培育钻石的高性价比凸显。 尤其是俄乌冲突,美国对俄罗斯埃罗莎实施制裁后,或将导致2022年天然钻石开采及毛坯供应减少30%,因为埃罗莎钻石储量约占世界钻石资源的三分之一,占俄罗斯整体钻石产量的94%。 根据外媒报道,在美国对俄罗斯埃罗莎制裁后,戴比尔斯已经将小型天然钻石的价格提高了5%-7%,整个天然钻石行业处于短缺状态。
贝恩公司数据显示,培育钻石零售价占天然钻石价格比例已由2019年的50%下降至2021年的30%;批发价方面,2019,2020年培育钻石占天然钻石价格比例均为20%,2021年则下降至14%。 天然钻石的供不应求加剧,叠加培育钻石与天然钻石之间价格的拉大,使得培育钻石行业景气度不仅丝毫没有减弱迹象,还在近期迎来了新一轮的爆发期。 印度拥有全球领先的钻石加工业,其进出口数据通常被作为观察培育钻石行业景气度的窗口。据印度进出口数据显示,2022年1-5月,印度培育钻石毛坯累计进口额7.2亿美元,培育钻石裸钻出口额累计7.07亿美元,总体仍延续高增长态势,行业景气度向上。 其中,2022年5月,印度培育钻石毛坯进口额为1.10亿美元,同比增长45.95%,培育钻石裸钻出口额为1.77亿美元,同比增长137.33%,环比增长97.82%,出口渗透率提升1.4个百分点至7.81%,创历史新高。 由此可见,培育钻石正处在行业快速发展渗透的红利期。 04,红利“抢夺战”: “老将”扩产 “新人”入局 红利被看到,也意味着“抢夺战”的开启。 面对培育钻石这样一块大蛋糕,企业们都想从中分一杯羹,局内的想要更多,局外的想入局,一场“老将”扩产,“新人”入局的战役也在愈演愈烈。 中兵红箭,力量钻石,四方达,黄河旋风等国内培育钻石行业上市公司“老将”们,纷纷率先突破产能瓶颈抛出并实施扩产计划。 今年6月,四方达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核通过其增资控股天璇半导体,完成其在CVD金刚石领域的业务覆盖,同时,首期10万克拉培育钻石用CVD金刚石产线进入调试,运行阶段,二期10万克拉培育钻石产线建设启动; 4月,黄河旋风发布定增公告称,拟募集8亿元至10.5亿元主要用于建设年产58.66万克拉培育钻石产业化项目; 3月,力量钻石发布定增公告,拟募集不超过40亿元扩充培育钻石以及人造金刚石产能,预计商丘力量钻石科技中心与力量二期项目合计建设产能达200万克拉; 2022年初,中兵红箭12万克拉HPHT法产线竣工验收,培育钻石二期项目稳步建设…… 同时,沃尔德,国机精工,富耐克等多家厂商陆续进军培育钻石生产,其中沃尔德计划投资3.3亿元重点建设20万克拉的培育钻生产线。 除了培育钻石行业“老将”扩产,还有一些新锐珠宝企业通过布局零售业务,加入培育钻石行业。
今年以来,以曼卡龙,周生生,潮宏基为代表的珠宝品牌加快布局培育钻石零售端。其中,曼卡龙旗下培育钻石品牌慕璨已入驻天猫旗舰店,首批门店仍在选址过程中,预计下半年开出实体门店;豫园股份公司旗下培育钻石品牌LUSANT露璨旗舰店已在上海开业;潮宏基旗下Venti推出培育钻石系列珠宝;小白光从2021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布局体验店,至今已有13家线下实体店。 值得一提的是,以河南为代表的产业集聚地在2022年初推出“982计划”,其中涉培育钻项目6个,总投资额近百亿元,规划产能超180万克拉。 培育钻石行业规模的继续扩张,已然是大势所趋。 05,对标新能源汽车 培育钻石的空间有多大 产能增长,规模扩张的背后,培育钻石的空间有多大 也就是说,培育钻石行业还存在巨大的增量空间。 浙商证券甚至将培育钻石对标新能源汽车,给出培育钻石“低渗透高增长强驱动,成长性有望复制新能源汽车”的评价。 其认为,新能源汽车和培育钻石都存在技术突破,官方认可,低成本,环保性共驱需求高增等方面的共性。2019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平均市场渗透率仍小于5%,2021年突破10%并于12月达到19%,创历史新高;2021年以前,印度培育钻石进出口渗透率均小于5%,2021年至2022年,进出口渗透率均实现翻倍增长,接近10%拐点,有望复制新能源车高成长性。 “预计到2025年,全球培育钻石销售额渗透率达16%,美国作为主要消费国渗透率将达23%。”浙商证券表示。 在国泰君安分析团队看来,本轮培育钻石行业爆发显著区别于此前,主要是国外消费终端为提升渗透率,渠道加价倍率显著下降带来的需求侧爆发,以价换量的需求确定性验证后,行业高速发展具备强持续性特点。随着国内培育钻石品牌消费终端的迅速推进,消费者终端触达面将显著提升,渠道备货需求叠加消费终端需求确定性进一步提升,上游产能稳步扩张有望带来业绩显著释放。
1g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