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包装纸不硬怎么回事,生茶膏和熟茶膏的区别是什么?
生茶膏和熟茶膏是由普洱茶制成的糕点。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制作工艺不同,熟茶膏采用高温烘焙,而生茶膏是常温熬制。生茶膏的口感不会太硬,而且口感软绵,做法简便,只需将普洱茶放在室温下,待其自然浓稠即可。它的味道浓郁,茶香四溢,有淡淡的甘甜。熟茶膏的口感会比生茶膏硬一些,它的口感脆而富有弹性,制作过程要求较为复杂,需要将普洱茶烘焙到一定温度才能制成熟茶膏。它制作出来的口感硬脆,有着浓郁的茶香。
别人说我普洱茶什么意思?
代表虚伪,虚假,代表垃圾!
从本质上讲普洱茶是炒作的产物。明明是当初卖给少数民族喝的廉价粗茶,硬是被炒作意淫出了玄幻文化。陈化可减少云南大叶种茶叶过重的苦涩,越陈越香在一定时间内有其道理,但更多的是商家炒作的成分。
其实普洱茶所具备的保健功效其他茶类中也都具备,而如果说营养价值,新鲜的总比陈腐的好吧。一群骗子跟一群傻子硬是将普普通通用来喝的茶打造成了“皇帝的新装”。
茶膏怎么喝?
标准的普洱茶膏应该是极度硬的黑色块状物。我喝陈年普洱茶三十多年,当中也会喝陈年普洱茶膏(早期凤庆茶厂生产的),我的喝法是,先用擣碎中药的臼器,把茶膏充分擣碎,这样才能一瞬间冲开茶膏,然後把擣碎的茶膏粉放少许到壶中,切记,一定不能放太多,否则会太浓,然後冲入沸水,盖上壶盖,沁泡三、五分钟後,即可倒出饮用。茶膏的用量,控制在冲泡後的茶汤颜色刚好见不到杯底(白色杯子),口感最甜、最滑、最顺口,可以试几次後,自己拿捏用量。陈年普洱茶膏的茶汤有一股烟熏的甜香味,口感美极了!
就是品质不好吗?
很多人认为,茶的“耐泡性”是品鉴普洱茶的一项重要指标,甚至误以为耐泡的茶就是好茶,甚至把耐泡性作为鉴别老茶年份或者鉴别新茶树龄的万能指标,其实,这并不科学不可信。
对一款茶耐不耐泡的常规测试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审评杯测试,即长时间浸泡之后茶汤的浓度;另一种是用常规冲泡方法,看这款茶最多能冲几泡。
第一种方法审评杯测试实际上不适合用来测试茶的耐泡性,因为它测出来的是这款茶水浸出物的大致总含量,含量大只能证明该茶叶内涵物质丰富,但并不意味着越丰富就越好,比如有些野生茶内含物质就很丰富,但苦若黄连难以入口,甚至有毒。有的台地茶内涵物质丰富,却苦涩不堪,同样也是好茶。
后一种方法比较实用,但主观因素太多,因为冲泡道次受茶叶本身水浸出物在开水中的析出速度影响。举例说明:有A、B两款茶样各6克,同样用100CC的盖碗冲泡,每道次8秒出汤,结果A茶冲泡至20道还有茶味,B茶到12次即汤质薄弱,似乎A更耐泡一些,但换成6秒出汤,A可冲至18道,B却达到24道,从中我们可以看出,B茶样的析出速度比A快,改变浸泡时间之后明显更耐泡了,那这两种茶样的耐泡程度同样也难以辨别。
其实,客观分析茶叶的内涵物质、水浸出物、析出速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投茶量、冲泡时间、冲泡器具、水温均不改变的情况下,至少还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1.与气候环境有关。
同样生长在云雾缭绕、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的气候环境条件下,根深叶茂的乔木茶品质和耐泡度较高。普洱茶最引以为豪的特点是越存越佳,它的前提条件之一便是内涵物质在所有茶叶品种中占尽优势的云南大叶。群体种的如勐海大叶种、勐库大叶种、凤庆大叶种…无性系的云抗10号、云抗14号…其内涵物质总量不同,以这些茶树为原料加工而成的普洱茶,品质特点各有千秋。
2.与采摘季节有关。
春茶相比秋茶内含物质丰富,所以比秋茶耐泡。春茶由于茶树的氮代谢得好,茶叶中的氨基酸含量明显偏高,儿茶素的含量比值高。在春茶当中,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果胶含量丰富,一般春茶相比秋茶内含物质丰富,所以比秋茶要耐泡。
3.与茶叶的老嫩有关
一芽两叶、三叶的青壮叶比等级高的嫩芽茶耐泡。如果采入一定量的茶梗,茶梗中含有很高的氨基酸和香气物质,它的质地比叶片要“硬”,相对于叶片来说耐泡度更高。
4.与采摘时机有关
根据各个地区的地理条件,采摘时间并不是越早越好,太早了芽叶尚未完全成熟,虽然有一定的鲜香味,但内含物质不够充足,滋味不突显,芽叶表面硬度不够,茶物质浸出速度过快而不耐泡。采的太晚芽叶就没有滋味,其内的营养物质会随着叶片的成长而输送开,慢慢向木质化发展,导致茶叶失去品饮的价值。
5.与制作工艺有关。
做茶工艺中揉捻的越重,叶片细胞壁破损越多,水浸出物溶出也越快,耐泡度就会相应降低。
反之,揉成泡条,细胞壁破损不足,茶汁不易析出,茶倒是耐泡了,但滋味淡寡。发酵度浅的比发酵度深的耐泡,生茶比熟茶耐泡。
6.与茶形有关。是紧压茶还是散茶、紧压茶的松紧程度(是机器压的还是手工压制的)、茶叶条索的完整和断碎程度、撬茶时对茶品的形状的改变等很明显地影响了茶品的耐泡度。比如茶撬得越碎,水浸出物溶出越快、越不耐泡,茶条完整,水浸出物溶出有规律相对耐泡。
关于【普洱茶包装纸不硬怎么回事】和【生茶膏和熟茶膏的区别是什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