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起,食品界刮起一股网红风。从鲍师傅肉松蛋糕到杏花楼青团,多少网红店门口都排起了长队,据说还有卖黄牛排队号的。
面对网红们的挑战,饮料业巨头可口可乐终于也放下架子,加入网红大军。在最近登陆中国大陆市场的樱桃味可乐上,赫然出现了股神巴菲特的漫画肖像,大脑门上方还印了一行字:沃伦·巴菲特挚爱之选。
不知道是不是为了搞饥饿营销,可口可乐强调这一包装是“短期限量专供版”……反正小观没有收藏一个的意思……
巴老先生舍出一张老脸为樱桃可乐站台不是没有原因的。早在2015年,时年84岁的巴菲特就被曝出每天要喝5罐可乐,而他自己投资公司伯克希尔更是持有可口可乐公司最大的股东,持股超过9%,市值约170亿美金。
那么问题来了,巴老先生究竟是因为爱喝可乐才买的股权,还是买了股权才爱上自家产品的塑料樱桃包装盒?
这点小观不知道。但可以确定的是,因为给可乐站台这件事,巴菲特没少被人怼。
比如,去年在伯克希尔公司股东大会上,有人提问说,可乐高糖,会导致人们罹患多种慢性疾病甚至死亡。投资可口可乐公司是否正确?
这可是给巴菲特出了个难题。要知道巴菲特的投资素来讲求道德正确。比如他说过,不管烟草公司盈利多大,伯克希尔也绝不会投资烟草。
巴菲特给自己找的台阶是“适度”:
“塑料樱桃包装盒我知道可乐有很多糖,但塑料樱桃包装盒我相信适度饮用没问题。可乐容易导致肥胖等很多疾病,但每天喝它让我快乐。”
这种对甜食的热爱,并非巴菲特独有。《人类简史》里说过,人类对高热量的甜食的喜好其实是在长期和食物缺乏作斗争中所形成的生存本能之一。巴菲特生于物资匮乏的美国大萧条时期,热爱可乐也说得过去。
可是,时代变了啊塑料樱桃包装盒!认识加深了啊! 营养学和公共卫生的专家看不过去了。
世界卫生组织第一个出来怼他。早在2015年,世卫组织的专家就撰文称,全球已有4200万不到5岁的儿童体重超标或肥胖,这一数字在15年内激增近1100万人。与此同时,自1980年以来,全球罹患糖尿病的人口已增加约3倍,从1.08亿增至2014年的4.22亿。
该组织明确指出,过度饮用含糖饮料是导致肥胖、糖尿病、和龋齿的罪魁祸首之一。世卫饮食指南推荐成人和儿童每天摄入的糖量最好少于6茶匙。 而一罐330ml的含糖饮料(包括樱桃可乐)通常都含有至少8茶匙半的糖。
喝一瓶可乐,就相当于吃这么多糖……
在中国,他也没少被怼。原卫生部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陇德指出,改革开放30多年, 儿童的肥胖率增加了30倍。回顾小观生长的80年代,即使在经济状况稍好些的城市里,贫血和营养不良也是困扰孩子们的问题。而现今,即使在农村,小胖子们也满地跑……
王院士指出,长期摄入高糖的软饮料是当今儿童超重或肥胖的重要原因之一。肥胖的小孩长大后,其面临的慢性病风险是正常体重儿童长大后的十倍。
去年二月,美国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的研究者也站出来了。他们在《循环》(Circulation)杂志上发表了一项长期临床研究,探讨了饮用含糖饮料与肥胖的关系。共有1003位受试者参与,平均年龄45.3岁。研究结果显示,含糖饮料的饮用量越大,内脏脂肪组织的增加越多。
随着公众认识的加深,含糖饮料在全球已然在经历持续的销售下滑。这一趋势在发达国家更为明显。
看看可口可乐公司最近发布的财报。2016年,该公司销售额为418.63亿美元,同比下降了5.49%塑料樱桃包装盒;净利润为65.27亿美元,同比下降11.25%。这也是可口可乐连续第4年业绩下降。
在可乐的老家美国,含糖碳酸饮料销量已经连续11年下跌。2015年,美国年人群碳酸软饮料消费将至153.7升,创1985年以来的最低。
“喝之前,请想一想!”某健身品牌公益广告语。
更有甚者,去年10月,世卫呼吁各国开始对含糖饮料征税,以遏制全球肥胖大流行,因为有迹象显示涨价可以减少消费。
值此生死存亡之际,巴菲特不遗余力,将樱桃可乐带入中国这一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寻找新的增长的意图不能更明显啊。
中国消费者不傻!我们不上当。
网友“马叉开italk," 在新浪微博留言称,“千万不要上巴菲特的当。宣扬这种垃圾饮料,荼毒路人。”
此外,对于樱桃可乐的味道,不少人人表示唏嘘。
网友赵晨晞说,“樱桃可乐,就是一瓶碳酸杏仁露好么。”
我们知道,巴菲特和他的好朋友比尔盖茨一直通过盖茨基金会致力于促进中国的公众健康,特别是在抗击艾滋病和控烟方面。
可这回的代言,着实不太符合健康促进的精神。望以此文给中国广大的巴迷们和可乐爱好者们提个醒,远离含糖饮料,拥有健康才能更好地创造财富。
编辑:张周项
图片来源于网络
微信ID:world_insight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