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网北京10月11日,信息财政部近日印发《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具体指引——高等学校》,明确高校至少要以业务活动中的教育活动为成本会计对象。教育活动费用可进一步分为学科教育费用学生教育费用。准则将从2023年1月1日开始实施。
根据《高校指引》的规定,高中要将教学活动费用汇集到学科中,形成学科教育费用,进一步分配学生教育费用。其中,学生教育费用的会计流程规范如下:第一,根据专业费用额外计算其他维度的学生教育费用。根据教育等相关主管部门的规定,高中按学科专业类和专业区分学科和专业。因此,各学历水平的专业费用可以作为学生教育费用的基础,学科学历费用等可以叠加相关专业费用进行计算。第二,高中要分别计算直接教育费用和支援费用,计算学生教育费用。各学科为不同学科的学生提供教育服务时,要考虑费用的相互分配。由于支助费用不受培训活动的影响,因此不需要相互分配,直接培训费用通过计算课程或学分费用来解决各学科开展培训活动的费用相互分配问题,因此,单独计算的思路更加明确和操作性。第三,在计算直接教育成本时,高中可以选择将学科教育成本分配给课程或学分,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选修课程或学分情况,进一步形成直接教育成本。实现学科间教育活动费用的相互分配,为扩大大学费用对象保持灵活性。可以轻松获得学分年级等更多的维度费用信息。
据知情人士透露,下一步是加强宣传培训,加强高校院的成本会计意识,掌握成本会计要求,积极开展成本会计工作。组织高等学校科学事业单位成本会计应用实例,通过实例指导高校机关的成本会计。同时,与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一起研究规范文件,明确成本报告形式,指导高校制定成本会计方法,扎实推进成本会计工作落地。
发表评论